手工艺巿集
发佈时间:2025-09-17
  • 分享至:

微信图片_20250917172932.jpg

安哥拉

保罗•福尔米加

保罗•福尔米加是安哥拉自学成才的艺术家,1998年生于威热省。自幼受父亲自学建筑技艺的影响,他与艺术相伴成长,家族中流淌著艺术基因般的天赋。

保罗•福尔米加透过艺术实践“非洲性”概念,既彰显非洲男女之美,亦展现非洲文化多元性,借此复兴因奴隶制遗毒而逐渐消逝的文化价值。


51-1.jpg

巴西

Ana Maria da Silva Pinheiro

小站编织

巴西“小站编织”项目是一个深度融合社区发展、生态可持续与文化传承的社会企业典范。项目于2018年在马拉尼昂村启动,由Nave组织与淡水河谷公司合作运营,其核心使命是通过手工技艺赋能社区,尤其优先考虑女性群体,旨在通过经济互助促进社会公平与更充实的生活。

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对核心材料——曲叶矛榈树的极致利用与生态尊重。这种树是巴西塞拉多生态区的标志性物种,高大雄伟,可高达35米。它被誉为“生命之树”,因其全身是宝:果实可制油、饮品和食品;叶片是传统的天然建材;而其纤维,则是手工艺的瑰宝。“小站编织”项目中的女性工匠们,组成了“编织艺术女性手工艺合作社”,她们有节制地采集棕榈树的嫩叶(每年每棵年轻树木仅产约5个),确保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将这种坚韧且富有光泽的天然纤维转化为美丽独特的篮筐、手袋等工艺品。

更重要的是,该项目深深植根于社区的文化遗产之中。工坊所在地与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巴坎加圣若昂若阿金教堂紧密相连,这座教堂曾是黑人社群反抗压迫、凝聚精神的文化堡垒。如今,女性合作社继承了这份抗争与韧性的遗产,将工坊转变为新时代的赋能空间。如同昔日的教堂,这里成为社区团结的中心,女性们在此相聚,不仅编织出就业和收入的经纬,强化了家庭生计与社会联系,更通过艺术的力量,延续着对文化身份的守护,为创建一个兼具社会公正与生态可持续性的未来做出了生动贡献。


微信图片_20250917173001.jpg

佛得角

阿尔贝蒂诺•法兰西斯科•席尔瓦

阿尔贝蒂诺•席尔瓦于1967年出生于圣文森特岛明德卢市。自幼随父亲和兄弟通过对各种材料的运用,掌握了使用工具的技能。他在明德卢工商业学校学习了机械课程,并成为Matec公司的机械锁匠学徒。凭藉自由和创造性的精神,他在80年代末开始回收旧鞋(“阿尔贝蒂诺•席尔瓦的鞋”),将其转化为雕塑,参加国内外展览。在Atelier Mar艺术工作坊完成了当代石材加工技术的培训,并成为石材手工艺、金属板手工艺及纸张回收手工艺的培训师。2021年,他获得国家艺术、手工艺与设计中心(CNAD)颁发的4A级专业认证——“手工艺大师培训师”。他亦是Atelier Piká Pedra工作坊的从业者兼合伙人。

展览、博览会与交流活动

佛得角- 2000年 “鞋上雕塑展”  ,2003年 “从无到有的创造” ,2017年 “工艺子午线”  ,2023年-第一届视觉艺术家交流会

葡萄牙- 2001年 波尔图美术学院交流活动 ,2020年 哥特式滴水兽机构交流活动

加那利群岛- 2003年、2017年、2019年 手工艺集市

西班牙- 2007年 ARCO当代艺术博览会

法国 - 2015年 布雷叙尔博览会 

澳门- 2016年 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周

印度 - 2022年 Surajkund手工艺博览会

51-3.png

51-4.jpg

几内亚比绍

伊莉莎白•达席尔瓦

Elisabete da Silva 是一位来自几内亚比绍的手工艺师,她用心创立了 Lis Silva 工作室,致力于将普通的住宅改造成有灵魂的空间。

工作室专门制作手工装饰品,以创造充满个性的独特灯罩和设计周到的美观实用兼备的围裙而闻名。

每件作品的设计都考虑周全,注重细节,采用精心挑选的材料,并致力确保其真实性。

51-2.jpg

赤道几内亚

欧拉利亚•洛里•博•阿波

欧拉利娅·洛里·博·阿波是一位赤道几内亚资深手工艺师,其艺术生涯的核心宗旨是通过手工技艺推动并守护本国乃至整个非洲的文化艺术传承。她不仅是一位卓越的创作者,更是一位积极的文化传承者与社会赋能者。

在专业领域,欧拉利娅技艺全面,精通纺织工艺(钩针编织、针织)、篮编与结织、珠宝手工艺以及素描彩绘。她尤其擅长“升级再造艺术”,倡导利用本土自然资源,将废弃材料转化为独具魅力的艺术品,体现了深刻的环保理念。

超越个人创作,她将大量精力投入社区教育,持续通过工作坊向女性与青少年群体传授作为文化身份核心的工艺技法,旨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开创精神。她具备高度的创造力、责任感与团队协作能力,并积极汲取国际技艺,持有西班牙陶瓷绘画专业证书和中国湘绣技艺认证。

作为活跃的文化使者,欧拉利娅兼具本土与国际视野。在国内,她频繁与工商会、旅游部等机构合作,参与国家级展会;在国际上,她曾代表国家参加喀麦隆边境贸易博览会、多哥非洲纺织国际博览会及马德里的文化交流活动,成功地将非洲手工艺的活力与创新展示给世界。

01.jpg

中国

何明园

何明园,2023年被评为浙江省乡村工匠名师,曾获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是“十字花”刺绣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自幼热爱刺绣,其作品《龙凤呈祥》《浦江紫气东来》获国家级银奖。2024年赴坦桑尼亚、尼日利亚文化交流,广受好评。2019年创办刺绣公司,产品远销海外,带动百余人就业。她积极进校教学并大力推广非遗文化。

02.jpg

中国

朱瑞芳

国家级非遗项目(浦江剪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剪纸传承人、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参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首届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作品主要以戏曲人物为题材,是中国南方剪纸的代表。2008年,浦江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201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微信图片_20250917173111.jpg

03.png

莫桑比克

布拉穆吉•阿吉•纳伦瓦内

教育背景

1980 年 – 波拉纳(Polana)中学九年级

其他学习经历

1986 – 1989 – 斯威士兰英语课程

职业经历

1980 - 2011 – 雕塑家;1991 - 1996 – 手工艺老师 – C.B.M(斯威士兰克里斯多福‧布兰德传教团);

1997 - 2011 – 致力于红木集市(本地艺术市集)艺术品

2005 - 2009 – 担任国家手工艺师协会秘书

2009 – 手工艺设计培训

2011- 于澳门参加国际性展会

2012- 于巴西参加国际性展会

2012 - 协会管理导师培训;

2012-旅游英葡文翻译

2013-艺术领域市场调研

2013- 于澳门参加国际性展会


作品集:

02.jpg

01.jpg

04.jpg

05.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PT-Arlindo Manuel Castro Ferreira.jpg

微信圖片_20250926131544.jpg

微信圖片_20250926131546.jpg

葡萄牙

Arlindo Manuel Castro Ferreira

Arlindo Manuel Castro Ferreira 是一位成就卓著且享有国际声誉的珠宝设计与工艺大师。他拥有深厚且系统的专业教育背景,先后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多所知名艺术与设计学院深造,掌握了从传统金银丝工艺、宝石镶嵌到现代3D建模(如Rhinoceros)和Adobe设计软件的全方位技能。

自2000年至今,作为Só Ouro公司的设计师、制作人与管理者,他不仅精通认证的花丝制作等所有核心金饰制作技术,更负责从概念设计、3D打印原型、成品制作到库存管理、客户服务和行业展览的完整业务流程。他积极致力于葡萄牙传统花丝工艺的传承,通过培训、讲座和工作坊进行推广。

Arlindo的卓越才华通过众多奖项和国际合作项目得到充分体现。他屡获创意与设计大奖,并参与了多项里程碑式的创作:包括与葡萄牙Netflix的合作、在迪拜展出的“金银丝洋装”,以及创下世界纪录的创作——如2018年世界上最大的心型花丝、2023年真人大小的边境羊金银丝作品,乃至为葡萄牙铸币厂设计限量版硬币。这些都彰显了其将传统工艺与前沿创新完美结合的能力,奠定了其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地位。   

05.png

01.png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安东尼奥•内托•利马

职业经历

1983/1986 – 作为义务兵在国家安全部队服役

 – 参加电脑课程,辅助工作

2005 – 传统手工艺职业培训 - 陶艺

2009 – 参与在罗安达举行的第4届「促进葡语非洲国家对外贸易和投资」课程

2009 – 参加普林西比岛税收征收能力和公共财政管理能力培训

2013 – 参加进出口行政和技术范畴培训

2017 – 参加经济活动督查和监督进阶培训

作品照片:

02.jpg

06.jpg

07.jpg

08.jpg

09.jpg

TL-Joaquim Suramali.png

东帝汶

若阿金•苏拉马利

若阿金·苏拉马利是一位来自东帝汶帝力的资深珠宝工艺师与设计师。他于2006年高中肄业后便全心投入家族传承的珠宝工艺事业,至今已在位于埃尔梅拉市的工作室“苏拉·马利工坊”担任主理人多年。

他的专业核心在于通过手工制作传统珠宝来推广和保护东帝汶本土文化,作品材质以银、金和青铜为主,品类涵盖kaebauk头饰、belak颈饰、项链、耳环、戒指等多种饰品。他不仅致力于传承传统技艺,也积极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设计。

除了设计与制作,他还全面负责工作室的库存管理、客户沟通与文化阐释工作,向客户阐释作品的文化内涵。作为一位活跃的文化推广者,若阿金频繁参与各类国家级文化节、创业博览会和艺术联展,例如在总统府举办的Filtun Fest文化周、帝力会议中心的文化节等,其作品已成为展示东帝汶传统工艺的重要窗口。

语言方面,他能流利使用德顿语,并掌握印尼语与基础葡萄牙语,这有助于他在本地及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

01-1.jpg

中國澳門.jpg

中国澳门

安娜•克里斯蒂娜•萨门托

安娜•克里斯蒂娜•萨门托(Ana Cristina Sarmento)出生于葡萄牙圣塔伦(Santarém),现居澳门逾40年。

她是“MALANINHA”的联合创始人,该品牌在澳门创立已超过十年,专门从事针线手工艺、花边、“打裙”(Batê-Saia)艺术珠宝的制作,以及甜品、蜜饯和果酱的调配。

作为澳门土生协会在手工艺的代表,她曾参与中国与葡语国家文化周、葡韵嘉年华,并每年以个人身份参加本地手工艺市集。

2023年,她曾协助组织由澳门土生协会举办的第二届“肥茶”(Chá Gordo),主题为“洗礼”,并贡献精美的花边手工品。